网站首页 缂丝世家 资质荣誉 产品展示 织造技艺 艺术精品 新闻资讯 合作单位 传承技艺 联系我们
1

公司简介

       本工作室位于苏州市相城区御窑社区服务中心3楼。陆慕的缂丝业历经兴衰,名人辈出。陆幕王茂仙曾联络上海租界出口商,组织艺人生产。王茂仙家最盛时拥有30多台织机。英国记着尼娜·史达林斯考察张花村缂丝后,在笔记本里写着:“我曾经饶有兴致地去蠡口作了次施行,那是位于苏州城北面的一个小村庄(陆幕张花沈思桥)。我在那儿找到了王(茂仙)家,他们从事缂丝已有四代传人了。”王家祖孙四代人指王金定、王新亭、王锦亭和王茂仙。  
  缂丝,是以蚕丝为原料的比织手工艺品,以“通经断纬”的高超技法,使之花纹图案象镂刻一样,故亦称“刻丝”和“克丝”。  

  缂丝起源于新疆地区的回鹘。西汉时传入中原。五代梁朝时有缂丝《金刚经》。宋南渡后,随之南移苏凇,故《吴县志》载有“刻丝作起于宋”。元朝时,曾“骤天下名工”,始用金银线。明清朝时期,苏州地区的缂丝业发展到鼎盛时期,形成独特的风格,并流传日本。

缂丝世家简介
王金停
,第一代传人,清廷匠师,专做宫廷龙袍褂子等缂丝。
王新定,第二代传人,王金停之子,(苏州?)张花村沈思桥人,清廷匠师,曾为慈禧太后缂制八仙庆寿袍和霞披等。
王锦停,第三代传人,王新定之子,民间缂丝艺人,专门为清廷缂知作品,善于绘画,他的代表作《麻姑献寿图》于1915年参加巴拿马国际博览会并获奖。
王茂仙,第四代传人,王锦停之子,工画精缂,14岁随父学艺,以缂丝作为农家副业,常往返于京沪民国时期中间商 ,承接商号缂丝订货,转发给织户。他能缂织帝后的龙袍,各式宫服中堂条屏以及龙椅坐垫等……
王嘉良,第五代传人,王茂仙之子,生于1939年10月28日,受世代祖传缂丝世家环境熏陶,从小就会上机操梭。
王建江,第六代传人,王嘉良之子。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经苏州著名文物收藏家、鉴赏家顾公硕先生推荐,王茂仙先生于1950年参加了苏州市敬老会议,提出了恢复发展缂丝生产的建议。1952年8月,王茂仙作为缂丝艺人的代表参加了苏南文代会,11月参加了著名的画家亚明领导的苏南美术工场(地点在无锡),并带领两名艺徒,后又迁往南京,加入江苏省美术工厂,从事缂丝生产与传授技艺。顾公硕先生介绍王茂仙于1955年1月加入文联民间艺术组,后转为刺绣研究缂丝小组。他个人也于1953年7月当选为苏州第一届人民代表,1957年参加了建国后的第一次全国工艺美术艺人、创作人代表大会。1964年,因年老体弱退职回乡,1972年病故于家乡,享年76岁。
       王茂仙一生现身于缂丝艺术,享有业界老艺人美称。其代表作“双鹅艺水”(又称仙界寿图)复制品,现被苏州刺绣研究所珍藏,原件藏于辽宁省博物馆。
作为第五代缂丝传人的王嘉良,1955年便随父王茂仙进入苏州刺绣工艺美术合作社。
       1974年后,应浙江省德清市、江苏省东台市相继邀请,受聘为缂丝技术员。
       1979年,王嘉良进入吴县缂丝总长,任技术指导、车间主任和缂丝研究室副主任。
       1982年,缂制的《三星图》获江苏省工艺美术精品“百花奖”;
       1985年3月,可制品《耶稣》获吴县工艺美术服装学会和吴县工艺美术学会等创作设计奖;同年《蝴蝶》缂丝图作品获苏州市美术工艺公司四新产品二等奖。
       1986年,受江苏省丝绸进出口公司委托,研究克斯产品“拉挂”立体画面成功。
       1987年,王嘉良被评为工艺技师。
       1989年,全国工艺展览馆落成,其应邀在北京作缂丝技艺展示,使得观众惊叹不已。
       1990年3月,中国轻工部颁发荣誉证书:“王嘉良同志从事工艺美术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2002年8月9日上午9时,中央电视一套《夕阳红》栏目播放五代缂丝世家王嘉良的专题报道。《姑苏晚报》在8月13日头版以引“中央电视台一套《夕阳红》栏目,专题报道了缂丝世家五代传承人王嘉良的事迹,成了当地群众街谈巷议的新鲜事——缂丝世家上央视了”。
       2002年,缂丝“三异祝寿图”获苏州市第一届民间艺术节金奖。
       2004年,在苏州市第三届民间艺术节,王嘉良缂丝作品“蝴蝶牡丹图”获一等奖。
       2006年,缂丝作品“龙袍”在第十三届艺术博览会荣获金奖。
       2008年,王嘉良获得工艺美术大师荣誉。
       2010年获得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王建江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技能大师,工艺美术师,江苏省乡土人才"三带"名人,姑苏高技能重点人才。
       作为王家第六代传人的王建江,从1976年开始便跟随父亲王嘉良到江浙一带学习缂丝技术。
       1979年王建江应邀到吴县缂丝总厂工作,他经过自己多年的刻苦钻研和父亲的精心技术指导,其技术已有质的提升。
       1983年被调派到吴县陆慕缂丝厂技术科工作。
       1987年应邀到吴县陆慕张花缂丝厂工作,担任厂长和技术指导。
       1997年起,王建江开始在王嘉良缂丝世家工作室工作。
       2002年后多次与父亲合作,制作了多幅作品,其中部分作品曾获得不同等级奖项。
       2004年缂丝作品在相城区首届艺术节书法、美术、摄影及工艺品展上入选荣誉证书。
       2006年和父亲合作的缂丝作品“龙袍”获得十三届中国艺术博览会金奖。
       2009年参加工艺美术展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周年并获奖。同年参加苏州市首届旅游产品商品评选并获优秀奖。
       2010年9月正龙获得工艺美术大奖赛银奖。
       2010年8月,龙袍荣获第五届中国民间工艺博览会金奖。
       2011年“艺博杯”工艺美术精品大奖赛龙袍获得金奖。
       2006年8月至2009年9月正式成为首都博物馆复制明万历贡缂丝十二章祝寿如意衮服工作,(5-8个人)历时三年完成。这件衮服通体缂织制作而成,经线为加捻丝线,每厘米22根纬线为不加捻的彩绒,没厘米100根,一共十三片组成,以十二团为主。身长136cm, 通补袖长233cm, 袖宽55cm,下摆宽55cm。龙体为孔雀毛缂织,遍地排列织有277个卍字,256个寿字,301只蝙蝠,271个如意。据史料记载,其原件制作曾耗时13年,由此可见衮服制作工艺的复杂性和珍贵性,同时也彰显其价值连城的艺术性。
       2010年8月12日,缂丝世家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成立了“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基地”,合作主要针对考古出土的文物中,有辽、金、元时期的缂丝品种自明以后早已失传的多种缂丝工艺进行研究。此举旨在针对传统的缂丝工艺,从文化传承的实际出发,在注重学术研究和技术交流的同时,研究挖掘失传的技艺,继承和弘扬中国纺织文化,科研与实践结合,在巩固学术成果的基础上及时将其转化为文化产品,用实验考古学的方式,展现实验成果,造福社会。弘扬纺织文化产业,培养纺织实践的接班人。
       2013年6月参加故宫博物院平安故宫工程,为故宫修复文物和复制文物。
       2015年12月成功为故宫博物院复制故198915缂丝攒竹嵌玉石屏风,现已陈列在故宫寿康宫。
       2019年11月成功为故宫博物院复制寿康宫紫擅木嵌玻璃画七扇龙纹屏风。
经纬织就色彩人生
——记缂丝世家第六代传承人王建江的技艺传家 
       素丝作经,彩线为纬,巧手牵引着竹梭,在梭道中来回穿行,如日月,似星辰。不觉间,苏州王氏家族已在这般清寂枯索中与织机相知相守了一百多年。
       一门,六代,百年。忽忽焉,时光于手指间静默流转;俯仰间,世事也在机杼声外轰然变迁。岁月沧桑,人事皆非,唯独不变的,是他们对家传缂丝技艺的坚守。
缂丝者,又称刻丝,乃丝织工艺中的精品。以“通经断纬”为基本技法,即以生蚕丝为经线,彩色熟丝为纬线,根据纹样的轮廓或色彩的变化,采用不断换梭和局部回纬之法织制图案,使织物上花纹与素地、色与色之间呈现一些断痕,有类于刀刻的形象。宋人庄绰《鸡肋篇》云:“承空视之如雕镂之象,故名刻丝。”
       根据现有的出土文物推断,我国缂丝工艺的出现至迟不晚于公元7世纪,但真正在艺术领域登堂入室,则始于北宋。受宫廷院画的影响,缂丝开始以摹缂名人书画为能事。两宋更替之际,随着政权南迁,众多能工巧匠从北方的生产地定州大规模南下。松江、苏州一带的缂丝生产由此兴盛,随后基本集中于苏州陆慕、蠡口、光福一带,流传至今。
       因其技法不同于刺绣和织锦,由于“通经断纬”技法的特殊性,缂丝只能依靠手工艺人的巧手来挑经显纬,至今仍无法被机器取代。在织机前一坐,少则数月,长则三五年,一幅缂丝作品才告完成。正因为耗时耗力,精工细磨,才赢得了“一寸缂丝一寸金”的美誉。
星火相传的缂丝世家  
       王建江是苏州陆慕王氏缂丝世家的第六代传人。若要往前追溯王氏与缂丝的渊源,还得从明清两代的缂丝生产说起。
       历经宋、元两代的发展,苏州的缂丝生产已卓然自成一家。从明万历年间至清朝康乾时期,江南的丝织业被朝廷严控监管,缂丝也就成为皇权的象征。作为皇室贡品,缂丝制品的装饰意味便显得尤为浓厚,由此创造出凤尾戗、双子母戗等新技法,甚至在纬线中掺合了孔雀翎毛等珍贵材质,以彰显皇家风范。至清代,缂丝生产均采用缂、绘相结合的方式,别具一格。举凡花鸟草虫、山水风景、人物故事、吉祥图案、诗文法书及佛像梵经,无不精粹细美。苏州缂丝至此发展至鼎盛,并流传日本。
王建江的先祖王金亭,便是一位清廷匠师。其技艺精湛,专做宫廷龙袍补子等缂丝工艺。在皇权时代,这自然被当作一门光耀门楣的手艺,要一代代传下去。
       第二代王新亭,出生于陆慕张花村沈恩桥。子承父业,成长为新一代宫廷匠师,并为慈禧太后缂制八仙庆寿袍料和霞披等制品。
       晚清战乱频仍,国势式微,清廷自顾不暇,缂丝业也遭受冲击。粗制滥造充斥于市,即便是宫廷所用之物,也已罕见精品。当此时,王氏第三代传人王锦亭虽也继续为清宫缂制作品,但已算是半个民间艺人了。他善于绘画,代表作品《麻姑献寿图》于1915年参加巴拿马博览会,并获了奖。
       若说对于前三代从事缂丝的先祖由于家族记忆的缺失而少有温情流露的话,那么在谈及自己的祖父王茂仙时,王建江的神情里自然而然地浮现出一丝亲切感。
       1969年,王建江五岁,这一年爷爷王茂仙去世。虽已记事,但毕竟还小,他对爷爷生平的认知多来自于父亲王嘉良的口述。
       王茂仙为王锦亭仲子。十四岁上随父学艺,工画精缂,能缂制帝后龙袍、各式官服、中堂屏条以及龙椅坐垫等,二十多岁起便以缂丝为家庭副业。民国时,常往返于京沪,作为中间商,联络上海租界出口商,承接商号缂丝订货,再组织村里的织户批量生产。最盛时,王家拥有三十多台织机。英国记者尼娜·史达林斯考察过张花村的缂丝生产后,曾记道:“我曾经饶有兴致地去蠡口作了次旅行,那是位于苏州城北面的一个小村庄(陆幕张花沈思桥)。我在那儿找到了王(茂仙)家,他们从事缂丝已有四代人了。”
       1951年,王茂仙到无锡江苏省苏南美术工场从缂。1954年,苏州市文联民间艺术研究组刺绣生产小组(苏州刺绣研究所前身)成立,王茂仙受邀担任缂丝技术指导,并收徒授艺。1957年,王茂仙出席了全国第一届工艺美术代表大会,其一生献身于缂丝艺术,为抢救和保存缂丝古艺做出了巨大贡献。
珠联璧合父子展技艺  
       1976年王建江中学毕业后,父亲便要求他跟随自己从事缂丝工作。
       那时的王建江还不能体会父亲的心情,也不明白为什么王家的男孩非要在织机前做生活。年幼的他甚至觉得缂丝和刺绣一样,是女孩子才会做的事。
尽管如此,孝顺的王建江还是跟着在德清、东台等地担任技术指导的父亲,辗转于江浙一带,潜心学习缂丝技术。
       缂丝技艺易学难精,三年的时间也只能掌握一些基本功。同时,艺人还必须具备一定的美术基础。“只有这样,才能看懂颜色的深浅变化。像一朵牡丹花,只用三种颜色的丝线便没有层次感,十几种织造出来的才好看。”在父亲的教导下,王建江逐渐的与这门手艺熟络起来。
       1979年,父亲回到苏州,担任东山吴县缂丝总厂缂丝研究室副主任,王建江也成为厂里仅有的四名男学工之一。“这些男孩都是爷爷或父亲带进来的,出于有份工作的朴素动机,当时我也不例外。”随着技艺的精进,王建江在爱上了这门手艺的同时,也越来越折服于父辈祖辈坚守祖艺的精神。
       “我父亲虽然生长于战乱年代,但早慧,九岁就上机操梭。”王建江说,1955年,随爷爷王茂仙进入苏州刺绣研究所后,由于能与更多前辈和同期学工交流,父亲王嘉良缂艺日臻。
       王嘉良得技法,又肯钻研,所缂品种繁多,推陈出新,均属精品。为了缂织人物的表情和眼神,他多次跑到号称“天下罗汉二堂半”之一的紫金庵,潜心琢磨罗汉的眼睛。
       80年代初,凭借以多种技法缂就的《三星图》,王嘉良获得江苏省工艺美术精品“百花奖”。  此后,便一发不可收拾,写意精品《得意图》《金丝猴图》,以及《耶稣》等获奖作品相继面世。
       1986年,受江苏省丝绸进出口公司的委托,又研制缂丝产品“拉挂”立体画面成功,并于次年被评为工艺技师。
       1997年,王建江回到父亲组建的王氏缂丝世家工作室,与父亲合作了不少作品。
       2006年,二人合作的缂丝龙袍更是获得第十三届中国艺术博览会金奖。
       父子珠联璧合,也成为缂丝界的一段佳话。
受邀到故宫修文物 
       缂丝是一项繁琐耗时的工艺。一般要先按照图形画稿,织造的工人将画稿衬在生丝的经线下,根据图形,按照原稿的色彩,进行搭配,每一个过渡色都需要不停变换小色梭。这种色彩和细腻度,机器是无法做到的。一个熟练的艺人,一天也只能织出几寸缂丝,若遇到花色细腻、纹理复杂的作品,一天可能也就缂制几厘米而已。
       这项手艺,在新中国成立后,曾一度受到很大的影响——那就是中国的文化大革命十年破坏。受“文革”和市场大潮的冲击,缂丝工艺在民间已濒临失传。
       后经过改革开放,发展经济的需要,国内外的类似产品需求上升,于是,缂丝的春天再次到来。
       由于王家在缂丝界声名在外,王嘉良受邀为故宫博物院修补龙袍。王建江得以随同父亲一睹宫廷缂丝精品的风采。
       王建江第一次见到故宫藏品时不禁浮想联翩。“一百多年前,我祖先缂制的作品说不定也在其中啊。”这么想着,他第一次有了那种穿越时空与古人对话的奇妙体验。
       2006年起,王建江先后为首都博物馆复制了元、明、清三代龙袍,其中元代“紫汤儿戏莲龙袍”由他一人独立完成。至于明万历皇帝“衮服”、清乾隆十二章龙袍,复制难度一件比一件大,需多位艺人分工协作。三件龙袍,前后竟花费了七年时间!
       别看复制费心费力,其实更难的是修复。因为复制一件缂丝文物,相当于一次独立创作,对纬线的颜色要求并没有那么严格,但修复就不一样了。
       2013年,故宫博物院院藏文物抢救性科技修复保护项目启动,王建江作为江苏一位受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参与了这次修复工作。
       修复讲究“修旧如旧”,先要把原材料做旧,再和文物上的丝线原色作对比,一丝一毫都马虎不得。只有确保彩线没有色差,才能再继续织下去。“有时一天都在某个衣角处琢磨。不仅如此,这几年我一直频繁地往返于京、苏两地,想想也的确很辛苦。”尽管如此,王建江却甘之如饴,毕竟这代表了权威机构对于王氏缂丝世家的认可。 
缂丝的未来思考 
       上世纪80年代前后,由于日本和服腰带上有缂丝用料的需求,曾使得缂丝一度走俏。不少人纷纷跟风做起缂丝生意,导致市场迅速饱和。
       至90年代,缂丝需求急剧萎缩,从业者又大量转行。由于人工成本大,价格较高,又无法用机器量产,因此缂丝市场一直很难得到根本性的开拓。
       为此,王建江也在积极寻求创新,围巾、钱包、香囊、宫扇等精致的小饰品、小物件,就是他紧跟现代市场的产品。在材质的选择上,他也颇费心思,灵活采用羊毛等材料,即“缂毛”。
       此外,他还接受定制,为一些服装品牌提供精美的缂丝装饰。
       在王建江看来,缂丝经纬交织,若将经线比作人生的长度,那么色彩斑斓的纬线则像极了丰富多彩的人生宽度。虽然年近耄耋的父亲还在坚持亲力亲为完成一些作品,但年富力强的王建江早已是家族的中流砥柱。他本人也凭借《龙袍》《正龙》等作品获奖颇丰,现已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作为王氏第六代传人,如何将这门逐渐冷清的技艺传承下去,已成为他最关心的问题。
       “要从事缂丝工作,必须要有浓厚的兴趣。因为缂丝耗神耗力,要保持足够的耐心和恒久的毅力——没有足够的兴趣的话,很难有人能成年累月地在织机前坐得住的。所以,现在很少有年轻人愿意从缂了。” 所幸尚在念书的女儿已有承艺之志。王建江说,无论外面的世界会往何方发展,作为王氏后人,都有责任将这门技艺传承下去。
       “艺若不能传,这样的艺术再高雅,毕竟是寂寞的。”  


苏州市相城区陆慕王嘉良缂丝世家工作室

联系人:王先生

手机:15952429929

电话:0512-65781900

地址:苏州市相城区御窑社区服务中心3楼(苏州公安局对面)

扫码手机看
@2022版权所有: 苏州市相城区陆慕王嘉良缂丝世家工作室 备案号:苏ICP备2022032592号-1 技术支持:仕德伟科技